一、起草背景和過程
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、十九屆二中、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應急管理的重要論述,貫徹落實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批準的《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》和《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》《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建設的指導意見》,根據《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》(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令第2號)、《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貴州省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的通知》(黔府辦發〔2021〕1號)、《州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黔東南州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的通知》(黔東南府辦函〔2021〕16號)等文件要求,深化應急管理工作,規范我市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和應急響應程序,健全和完善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,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,控制、減少和消除突發事件的風險和危害,加快我市形成統一指揮、專常兼備、反應靈敏、上下聯動、平戰結合的應急管理體制,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,促進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,市應急管理局組織修訂編制了《凱里市突發事件總體預案》,該“預案”按程序廣泛征求了各方面意見建議,邀請權威專家進行論證把關,以市政府文件印發實施。
二、《凱里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》文本框架
《凱里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》共分為七章
第一章:總則。一是適用范圍;二是工作原則;三是事件分類分級;四是分級應對與響應分級;五是應急預案體系。
第二章:組織指揮體系。一是市(縣)級層面組織指揮機構;二是鄉鎮科級層面組織指揮機構;三是專家庫。
第三章:運行機制。一是風險防控;二是監測與預警;三是應急處置與救援;四是恢復與重建。
第四章:準備與支持。一是人力資源;二是財力支持;三是物資裝備;四是科技支撐。
第五章:預案管理。一是預案編制;二是預案審批與銜接;三是預案演練;四是預案評估與修訂;五是宣傳和培訓;六是責任與獎懲。
第六章:附則。
第七章:附件。一是凱里市突發事件應急響應分級指標;二是凱里市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流程;
三、重點說明的內容
(一)關于《總體預案》定位?!犊傮w預案》是新時代全市應急管理體制機制重塑的制度載體,是突發事件應對工作的總體安排,是加強應急預案體系建設的重要依據。
(二)關于組織指揮體系。在黨委領導下,各鎮(街)市直各部門依法組織突發事件應對工作,設立突發事件應急委員會以及抗震救災、防汛抗旱、疫情防控、環境污染等專項應急指揮機構,開展相關類別突發事件應對工作。相關部門作為相關專項應急指揮機構辦公室,具體承擔應急預案編修演練、應急救援隊伍建設、應急物資儲備等工作。根據突發事件應對需要,依托專項應急指揮機構和屬地政府就近組建現場指揮部,調度應急力量資源統籌現場處置工作。
(三)關于風險防控。著眼履行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政治責任,堅持“隱患就是事故、事故就要處理”,強化系統治理、源頭治理,建立健全突發事件風險調查和評估制度,完善社區、村、重點單位網格化風險防控體系,落實風險管控措施,及時發現和處置各類風險隱患。各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對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進行綜合評估,研究制定風險管控的具體措施。
(四)關于事件分級與響應分級。突發事件從高到低分為特別重大、重大、較大和一般四個級別。主要針對初判發生的較大、一般突發事件啟動應急響應。
(五)關于應急保障。在保留并完善應急隊伍、物資、資金、治安、醫療救援、交通運輸、避難設施、氣象等保障措施的基礎上,立足于日常管理的準備工作,目的就是要各職能部門把防范風險、應對突發事件的功夫下在平時,強化責任銜接與工作落實。
(六)關于應急預案管理。強化《凱里市突發事件總體預案》總綱作用,將“宣傳教育、培訓和應急演練”劃分至“預案管理”中,對各級各類應急預案編制、審批、報備、演練、評估、修訂等進行規范。強化應急演練的時效性與實效性,在專項、部門應急預案每3年至少開展1次演練的基礎上,明確要求上年度發生較大及以上級別突發事件的,本年度至少進行1次同類型突發事件的應急演練。